通常用來表示船舶裝載集裝箱的能力,也是集裝箱和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統計、換算單位。各國大部分集裝箱運輸,都采用20英尺和40英尺長的兩種集裝箱。為使集裝箱箱數計算統一化,把20英尺集裝箱作為一個計算單位,40尺集裝箱作為兩個計算單位,以利統一計算集裝箱的營運量。在統計集裝箱數量時有的一個術語:自然箱,也稱"實物箱"。
箱長33英尺的設計,這就是現代集裝箱的雛形——它容量大、材質堅固、尺寸統一、可疊加、易于裝卸還能上鎖防盜。后來,他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多次改進,讓集裝箱變得更加實用。值得一提的是,雖然麥克萊恩發明了現代集裝箱,但“用箱子運輸貨物”這種想法并非他的首創,早在18世紀人們就使用方形的箱子來運貨,但那些箱子尺寸較小,規格也不固定,不能被稱作“集裝箱”。
裝貨時,要充分考慮集裝箱的角件問題,一般海運集裝箱當中都有兩個10CM左右的角件,因此,裝貨人員在裝箱時務必要考慮好進貨、碼放的角度,以免被角件阻擋而放不下貨物。根據銜接細節內容進行比較衡量,在集裝箱的制作過程中,必然會涉及具體的模塊內容銜接,銜接技術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集裝箱的密封性和對產品品質的保存。要注意貨物與海運集裝箱的門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。